經過多年的野蠻生長,醫療信息化在中國已從無人采擷變成下自成蹊。中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始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南京軍區總醫院引進國產DJS-130小型機,開啟了中國醫院在藥品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早探索。到了八十至九十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相關技術進入國內,部分醫院也建立了小型局域網,自主研發一些基于部門管理的小型網絡管理系統。到了九十年代和新世紀之交,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一些醫院才開始嘗試建立和自己的管理相匹配的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HIS),開啟了新世紀前十年HIS系統遍地開花的先河。到今日,國內三甲醫院基本在HIS實現了全覆蓋,二級和二級以下的醫院HIS也覆蓋到接近80%。這些成就是得到了從政府的積極引導,由上至下推動產生的結果。但是醫院信息化在野蠻生長過后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首先,在許多醫院自身不具備獨立研發HIS系統的能力,只能把專業的活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但在近十多年醫院信息化迅猛發展的風口之下,市面上出現了大量專職提供醫院HIS系統方案的公司,這些公司的能力、資質良莠不齊。在醫療信息化方興未艾,尚未經過時間檢驗的階段,醫院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就帶有很多不確定性,需要和企業進行多方面磨合。不僅要讓企業深度理解所服務的醫院的特殊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還要保證這些信息化方案提供企業不會因為人員的流動性造成后期的交付出現不暢(在現實中,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其次,對于醫院來說,比選擇合作企業更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信息化方式。許多大型醫院運營已久,在過去的時間里,都是在一個個部門里面建立一個個獨立的信息化系統。這些系統建立的時間不一,制定的接口標準不一。等到全院要實現統一的信息化時,如何把這些眾多的接口和標準集成到一個系統里面,對醫院來說是一個需要克服的難點。相較而言,一些信息化歷史不太久的新醫院反而能不背包袱前進,直接從頂層設計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系統,一勞永逸解決大部分信息化的問題。對于那些需要“負重前行”的大醫院來說,就要認證考慮成本和發展。是要徹底打破以前的系統,來個不破不立,重新頂層設計,還是只是修修補補地做一些局部調整。前者成本高昂,卻更利于未來長期的信息化建設推進。后者短期內成本較低,但可能又給未來新的信息化業務帶來一些不便。建立了信息化系統之后,智慧醫院的下一步挑戰就是培養熟悉信息化醫療的人才隊伍。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雖然信息化已經提了多年,但一個熟悉院內醫療信息化操作的技術人員還是并不多。而這些精通信息化管理的人才在醫院里的薪資待遇又明顯與醫院之外的互聯網企業有一點差距,所以人才流失非常嚴重。這只能依靠醫療體制改革,提高技術人員的收入才能一定程度改變這種現狀。*后,就是要強化醫療信息安全的保障。當前,醫療信息化、數字化提得很多,也做得很多,但對醫療數據的安全管理卻明顯沒有跟上行業的發展進度。除了加強硬件軟件之外,就是要明確對病人電子病歷的使用權限。病人的電子病歷只能由醫院醫生在院內治療的過程中進行使用,不能隨便放在公共網絡,或者交給制作系統的互聯網公司進行其他的研究。只有明確了病人醫療數據的使用權限,才能盡可能保證病人的隱私數據不會外泄。除了醫院本身嚴格的管理,還需要在國家層面推出身份認證系統和更細致的法律法規,嚴格規范對醫療數據的使用,做到責權分明。